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1:15:26
燃气锅炉停运后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:立即切断燃气并加装盲板,确保系统完全隔离;缓慢泄压至0.05MPa以下,防止残余压力风险;进行5倍炉膛容积的氮气吹扫,消除可燃气体;断开主电源并做好防潮处理;注入防腐保护液防止氧腐蚀;校验安全阀等关键附件;加强环境防护,安装防雨罩和干燥装置;长期停运需定期盘车维护。所有操作需符合TSG G0001-2012等规范要求,建立三级维护机制,确保设备安全停运。
锅炉停运后,燃气管道内残留压力(0.1-0.3MPa)可能引发微泄漏风险,必须立即关闭主切断阀并加装厚度≥3mm的金属盲板,随后进行30分钟气密性保压测试(压降<1%)。使用灵敏度达1ppm的激光甲烷检测仪全面扫描法兰、焊缝等关键部位,同时对调压箱实施氮气置换至氧含量<2%,确保燃料系统完全隔离。操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盲板安装后的可视化标识管理,并在控制系统设置"停运隔离"状态锁,防止误操作。
锅炉内残余蒸汽压力(可达1.0MPa)存在安全风险,必须通过排污阀以≤0.1MPa/min的速率缓慢降压至0.05MPa以下。在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需对省煤器、过热器等易冻部位加装恒功率电伴热系统(维持5-10℃),同时排空所有管道冷凝水。泄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控制降压速率,避免产生水锤效应,并在空排汽管安装阻抗复合式消音器(降噪≥25dB),确保操作安全。
燃烧室内残留可燃气体(甲烷浓度≥1%)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必须启动引风机进行5倍炉膛容积的强力吹扫(风速≥8m/s)。吹扫过程中同步注入纯度99.99%的氮气,将CO浓度控制在<20ppm水平。在观火孔等重要位置设置可燃气体在线监测探头(报警阈值0.5%LEL),并保持吹扫后炉膛负压-50至-100Pa,确保无燃气残留。吹扫完成后,需在控制系统做好状态标记,防止误启动。
控制柜待机状态可能导致元器件加速老化(温升>15K/年),必须严格执行上锁挂牌(LOTO)程序:断开主电源开关并加装机械锁具,保留应急照明回路(照度≥50lux)。对PLC等精密模块采取防潮处理,在控制柜内放置500g/m³的变色硅胶干燥剂,当湿度>40%时自动启动柜内加热装置(维持35±5℃)。同时拆除UPS蓄电池单独存放(保持12.8±0.2V浮充电压),防止电解液泄漏腐蚀。
停运期间氧腐蚀速率可达运行时的10倍(碳钢腐蚀率>0.5mm/a),必须立即实施防腐保护:向热力系统充注pH=10的氨-联氨保护液(N₂H₄浓度200mg/L),对烟道等部位喷涂WP-7C气相缓蚀剂(成膜厚度0.01-0.03mm)。长期停运(>30天)需启动热风干燥系统,将系统湿度控制在<15%(温度80±5℃),并在压力容器内放置腐蚀挂片,每月检测腐蚀速率。
安全阀弹簧长期受压会产生应力松弛(变形量>0.2%即失效),必须拆卸送检,校验启跳压力偏差控制在<±3%范围内。同时更换所有压力表密封垫片(采用氟橡胶材质,耐温>200℃),对水位计云母片进行透光率检测(<80%立即更换)。维护过程中需特别注意:安全阀校验必须使用专用校验台,压力表校准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±5℃,确保检测精度。
雨水侵入会导致炉墙保温材料性能下降(导热系数上升>30%),必须在烟道出口安装倾斜角≥45°的不锈钢防雨罩。对燃烧室等密闭空间放置氯化钙干燥剂(吸湿量≥300g/kg),露天锅炉需覆盖UPF>50+的防紫外线帆布。同时设置环境监测系统,持续监测停运区域温湿度(报警值:温度<0℃或>50℃,湿度>70%),发现异常自动启动防护措施。
设备静置超过90天时,轴承等转动部件可能因润滑脂氧化(酸值>2mgKOH/g)而卡死,必须执行专项维护:拆除所有UPS蓄电池单独存放,对风机轴承注入滴点>260℃的高温锂基脂,每月手动盘车并启动循环泵运行30分钟(监测电流波动<±5%)。同时每月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电气连接点(温差>15K需紧固),并对承压部件进行壁厚测量(减薄量>10%预警),建立完整的设备休眠档案。
执行标准体系
建立三级停运维护机制:短期停运(≤30天)执行每日巡检(含泄漏检测、湿度记录);中期停运(31-90天)增加每周保护系统自检;长期停运(>90天)实施月度全面检测。所有操作必须符合TSG G0001-2012第9.3条及NB/T 47034-2013附录C要求,维护数据实时上传至设备管理系统,形成完整的停运维护知识库。
请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(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护,请放心填写)
请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
如有任何需要,请点击“在线咨询”按钮,随时与我们联系。